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2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實現20年以來的首次降至72%,下降1.6%,中國的石化行業2021年實現14.45萬億元的收入,增長30%,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44%,近年來,中國一直在迅速建立戰略石油儲備(SPR),同時,民間商業庫存也在增長,因為新的煉油廠投入使用,必須建立工作庫存。
上海洋山港油庫的石油儲罐
?比如,2020年因全球新冠病毒蔓延,加上沙俄之間短暫的石油價格戰,油價暴跌至20年以來低點的時候,中國煉油企業趁此機會就購買了大量原油,同時,近年來,中國企業也在國外收購和投資了大量的油氣田項目,外界普遍認為,大部分的原油實際上是進入了SPR中,并為未來的能源需求提供保障。
不僅于此,因中國的煉油企業可以用稍低廉的價格購買到更多的伊朗原油,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也一直有把大量原油儲存在中國的保稅倉庫中,據路透社數據,伊朗正將創紀錄數量的原油運送到中國,這在伊朗石油或即將重返全球油市的背景下,這個數量可能會在2022年繼續增長。
分析認為,這些現象都表明,中國的煉油企業實際上儲存了大量的油儲,比外界知道的要多得多,據里昂證券分析師發表的報告預計,中國目前已建成9大國家儲備基地,原油儲備數據量可能介于2.2-3.84億桶之間,或相當于16-27天的加工量。
霍爾木茲海峽的伊朗油輪
??而在石油貨幣交易方面,據上期所提供給BWC中文網團隊的最新數據顯示,至1月底的12個月內,人民幣原油期貨累計成交量達4575萬手,同比增長2.59%,累計成交額超過20萬億元,同比增長56.9%,目前,已經有60多個國際經紀公司推出人民幣原油交易服務,備案的境外中介機構達75家,更是吸引了包括英國、瑞士、阿聯酋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與者。
??在全球原油交易時區方面,上海更是與紐約、倫敦三地組成24小時連續交易區間,且目前中國所有的交易商和大型石油公司均已從國外交易所轉向上海,這體現出了人民幣對于亞洲原油市場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而這更被認為是中國亮劍原油人民幣階段的“最重要的一公里”。
要知道,一個新的石油貨幣體系是否有國外投資者的積極參與,則體現了定價能力,而越來越多的國際參與者進行持續交易也是連接中國原油期貨市場和國際現貨市場的紐帶,更是人民幣定價功能發揮的具體體現,這將意味著,今后會有更多的國際機構投資者進入上海原油期貨市場,支持中國的實體經濟。
??比如,一位美國資深原油期貨交易投資者稍早前告訴我們稱,人民幣原油期貨上市將近四年以來,正在擴大對亞洲和歐洲市場中原油的貨幣定價能力,而這在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看來,現在,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對于所有出口石油的公司和交易方來說,美油和布油這兩大原油期貨可能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
新消息表明,目前,中國客戶已經和一些國家進行原油交易時開始部分使用人民幣結算,且成交量表現強勁,比如,最近數月,多家民營煉廠通過人民幣原油期貨采購原油超過1000萬桶,甚至,據海關總署在1月20日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中國從伊朗進口了26萬噸原油在湛江卸貨,另一批類似規模的石油在同一港口卸貨,用于應急儲備。
路透社監測到的綜合數據累計顯示,在過去的24個月中,伊朗已向中國市場運送了約2000萬噸石油,交易量創歷史新高,且大多數交易都是以人民幣進行的,這說明,人民幣已發揮了石油貨幣的作用。
霍爾木茲海峽的伊朗油輪
??2月22日,BWC中文網國際財經團隊通過電郵和在線的方式調查了一些美國原油期貨交易投資者的結果顯示,他們稱,人民幣原油在亞洲市場定價功能顯現后,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全球原油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和交易量就被帶動了起來,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美國的交易員終于也要開始頻繁緊盯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夜盤了。
??這最生動的注腳,更意味著人民幣正在擴大對歐亞市場原油的定價能力,要知道,在上海原油期貨合約沒有上市之前,以往亞洲時段的國際交易量是很清淡的,且價格波動極小,與此同時,中國也正在穩健地推進匯率改革和更大范圍的金融市場開放,更代表著將會有更多國際投資涌入中國實體經濟。
新進展是,中國相關機構表示將支持上海在人民幣可自由使用方面先行先試,同時,中國的大宗商品零售和期貨市場采用數字人民幣的時機也已經成熟,比如,去年8月數字人民幣已經開始運用于大連商品交易所的交易,交易方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向交割倉庫支付倉儲費,為未來交易所和參與者提供了一種高效、零成本和安全的石油交易貨幣選擇。??
??按盛寶銀行的最新預測來看,目前,多個產油國已經非常樂意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交易結算。比如,俄羅斯、安哥拉與伊朗等市場投資者可能會使用人民幣交易,另據路透社報道稱,中國一家石油巨頭已簽署了首筆以人民幣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據稱這筆協議可能來自伊朗,并且計劃在接下去簽署更多此類合約,中國料將采取措施以人民幣支付進口原油,并擴大試點計劃。
這意味著,新誕生的石油人民幣還可以為產油國在進行石油交易時再提供一個石油貨幣的選擇,從而為那些有繞開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資者提供方便,如果沙特也決定以人民幣而不是美元出售石油給中國市場,那么這種情況將會改變全球的原油市場。
比如,對于產油國來說,他們不需要為購買石油而儲存大量美元儲備,也更不需要支付美元匯率差費來購買石油。換句話說,新誕生的石油人民幣可能將建立一種新的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世界石油貨幣經濟秩序。
??與此同時,中國相關機構也正在穩健地推進更大范圍的金融市場開放,使人民幣成為可自由使用的國際貨幣越來越多的開始接近,這也意味著進口原油的溢價情況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更代表著將有更多投資涌入中國經濟,特別在目前因俄烏危機導致全球石油供不應求的局面正在壓縮全球石油庫存使得油價突破100美元的市場行情下。
對此,《日經亞洲評論》也在數周前稱,亞洲國家最好將原油等能源貿易向人民幣和日元結算過渡,人民幣原油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不斷上升,石油貨幣新星正在升起,緊接著,路透社更是直言不諱地稱,此前,不論是俄羅斯還是迪拜,對石油美元發起的挑戰都失敗了,但中國的人民幣原油期貨成功做到了迄今為止別人徒勞嘗試的事情。
??當然,石油美元并不會馬上就會失去主導地位,這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比如,雖然,包括沙特、俄羅斯和伊朗等在內的石油大國一度宣稱或將要減少使用石油美元,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雖然,包括沙特、俄羅斯和伊朗等在內的石油大國一度宣稱或將要減少使用石油美元,但全球原油期貨主要基準仍以美元計價為主,選擇哪個石油貨幣更是由市場來決定的,更不是零和博弈游戲,但以上這些對誕生還不到四年時間的石油人民幣來說卻將任重道遠。(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